近日,中國海員建設工會發(fā)布了第二屆全國交通行業(yè)職工崗位創(chuàng)新優(yōu)秀成果名單,阜陽公交集團申報的科技創(chuàng)新項目“新能源公交車驅動電機維修技術”獲“第二屆全國交通行業(yè)職工崗位創(chuàng)新優(yōu)秀成果獎”。
驅動電機是新能源公交車的核心部件,一旦出現故障,車輛就無法正常行駛。在三包期內須寄回廠家維修,雖然返廠維修免費,但由于驅動電機的體積和質量較大,僅物流費用就要花費近2000元,且返修周期長達1個多月。加之隨著時間的推移,一些車輛已過三包期,也進入故障高發(fā)期,阜陽及周邊地區(qū)沒有維修驅動電機的企業(yè),寄到廠家維修,每臺需要10000多元的維修費用,維修成本高、耗費時間長給車輛正常營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。
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和具體技術難題,阜陽公交集團經研究,決定把這項技術攻關任務交給集團公司“謝登峰勞模工匠創(chuàng)新工作室”。接到任務后,工作室迅速成立攻關小組,開展可行性研究、制定工作方案、進行風險評估等工作。經過工作室日夜攻關,成功解決了維修驅動電機關鍵技術(旋變調零技術),基本掌握了新能源公交車驅動電機更換動力輸出軸、更換電機軸承等重點技術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,工作室還得到了阜陽技師學院汽車維修國家級“賈亮技能大師工作室”的大力支持。依托院校技術力量,工作室先后攻克了驅動電機定子線圈繞組重繞及旋變線圈修復技術,成功掌握了新能源公交車驅動電機大修技能。截至目前,阜陽公交集團“謝登峰勞模工匠創(chuàng)新工作室”共修復驅動電機數十臺,節(jié)約費用一百余萬元。
該項目于2022年5月份順利通過了阜陽市交通運輸局驗收,填補了阜陽市及周邊地區(qū)新能源公交車驅動電機維修技術的空白,開啟了安徽省內公交企業(yè)自行維修驅動電機之先河。該項目還獲得“2020年度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議項目獎”,入選安徽省交通運輸廳2021年度安徽省交通運輸重點科技項目清單。